日前,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了《2015年版制造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声称,倘若错过德国和美国引领的“制造业务模式”的变革,“日本的制造业难保不会丧失竞争力”。因此,日本制造业要积极发挥IT的作用,建议转型为利用大数据的“下一代”制造业。
日本《2015年版制造白皮书》强调IT作用
据日本媒体报道,白皮书有感于德国的工业4.0和美国的工业互联网极可能带来全球制造业的巨变,对“日本可能落后”显示出强烈危机感。
从白皮书透露出的信息来看,日本制造业的现状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与德美的动态相比,日本虽然在工厂的省人力化、节能化等改善生产效率方面有些长处,但不少企业都对进一步发展数字化持消极态度,尤其是对物联网的关键——软件技术和IT人才的培养。日本人担心,德国工业4.0体系一旦建立,德国工业包括汽车工业会实现压倒性的高效率和供应链的整体优化,德国厂商的竞争力将相对日本上升。
二是日本制造业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充分,比如工厂使用的制造设备的通信标准繁多,许多标准并存,没有得到统一,需要跨越企业和行业壁垒,强化“横向合作”。
三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软件使用不够,例如对PLM工具的使用。
所以,除了相继推出大力发展机器人、新能源汽车、3D打印等的政策之外,今年的白皮书中日本特别强调了发挥IT的作用。
另外,白皮书认为,日企赴海外发展今后仍将持续,但指出新技术研发基地仍有留在日本国内的倾向。白皮书还将企业的职业培训、面向年轻人的技能传承、理工科人才培养等视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业界认为,此次白皮书的发布,将促进日本制造业再次重振发展。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副教授张玉来表示,在制造业不断转型的智能化时代,日本无疑是技术的“领跑者”,日本制造业的发展受到环境发展的限制,不得不向外扩大市场。白皮书将进一步加强制造业的发展,再次转型到新的发展方向。
不过,赛迪智库规划研究所所长乔标指出,和《中国制造2025》这一指导未来10年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不同,白皮书实际上是日本发布的年度报告,发表对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和日本制造业发展情况的理解、认知和思考,它不是战略规划,所起到的作用也有限。
日本制造业转型极可能追随德国
事实上,日本的制造业并不像其强调的那么困境重重。GFK中国总经理周群告诉记者,日本文化里的危机意识与生俱来,并不能百分百映射其真实现状。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也表示,判断日本制造业的困境还为时尚早。
龚晓峰向记者透露,日本的产业竞争力一直居于世界前列。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发布的《2012~2013年世界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表明,日本以0.5409的工业竞争力指数排第一,德国和美国分别排第二和第三。日本制造业的优势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制造、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其中半导体制造设备、机床、数码相机等出口占35.2%、28.1%和20.1%。
但是,龚晓峰也指出,在电子信息领域,日本企业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前10名市值最高的IT公司看不到日本企业的身影,在互联网企业中也没有家喻户晓的日本公司。
IT、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确实是日本制造业逐渐消退的部分。周群表示,在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面临究竟是重点发展工业制造还是重点发展IT的重大抉择,当时日本选择了前者。30、40年过去,日本已经错过了当时一波IT发展周期,对其现在的国际地位影响很大。现在世界进入了移动互联网的周期,所以日本又面临一次抉择。这在其将IT、物联网、大数据在制造业中的作用写进白皮书一点可以看出来。
一直以来日本的经济文化在追随美国,这次的工业革命,日本是否仍会追寻美国?周群认为,并不尽然。日本制造业多年的发展基础和文化传承,使得不太可能走美国的创新路,将更可能向德国的工业模式靠近。白皮书强调使用物联网、大数据,是作为应用手段,将日本的工业技术、产品发挥到极致,而不是说将大数据、物联网作为产业发展重点,想在这些领域占据主导。“日本制造业的问题并没有严重到需要补强互联网因素的地步。”他说。
从中国撤资无损中日高端制造业合作
日本制造业的消退是随着近年来日本工厂在中国境内撤出,索尼、东芝、松下等停掉部分业务线,日本大厂财报接连不景气引起世人关注的。其中,日本企业从中国撤资尤其被中国关注。
例如,日本制造企业松下将把立式洗衣机和微波炉生产从中国转移到日本国内,夏普计划在日本本土生产更多机型的液晶电视和冰箱,TDK也将把部分电子零部件的生产从中国转移至日本秋田等地。
据日本媒体近期报道,在日元贬值刺激下,在海外拥有工厂的日本企业,约13.3%把工厂迁回本土。知名作家朱世巍告诉记者,4月份日本机械订单(不含船舶和电力)增加3.8%,数额近80亿美元,显然也与海外工厂回归有关。
周群认为,日本制造业在中国总体呈撤出趋势,但是并不是都回到日本本土,而是有一部分转移到日本认为合适的地区和国家。同时,日本制造业的总体业务量正在缩减。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告诉记者,在消费电子领域,日本工厂在中国的投资有一部分确实是撤掉了,但应注意到主要是日本在中国的整机工厂,因为日本整机产品和中国整机产品竞争激烈,日本产品市场表现不太好。另外,汇率问题、中国制造成本问题、市场营销和推广问题、中国制造企业的崛起也是导致日本整机工厂撤走的原因。
但是,陆刃波也指出,中国对日本电子元器件(民用家电领域)依赖很大,中国的手机、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产品,打开外壳里面的部件基本是国外的,大量技术含量高、尖端的电子元器件基本由日本供应。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市场对于日本企业的吸引力仍然存在。龚晓峰透露,日本方面对制造企业2014年度海外事业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在617家接受该问卷调查的日企中,近7成企业表示“看好”中国市场的成长潜力,近6成企业表示看中现有规模。
“低端制造业日企将会收缩在华规模,而高端制造业的合作会迎来蓬勃的发展,同时投资模式也将更加丰富。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日本企业正在加速向海外转移生产能力。亚太区域及中国将在本轮产业转移中获得新的机遇,特别是上游原材料和设备环节。”龚晓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