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贵州政协报》2月16日B4版报道兴富祥科技集团董事长彭洪富先生

发表于:2016-02-17 作者:admin 来源:贵州政协报 点击量:6184

        近日,兴富祥科技集团董事长彭洪富先生作为贵州装备制造业的代表人物接受了贵州政协报的采访,报道刊登于《贵州政协报》2016年2月16日B4版,以下是原版内容:


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坚守信念,用工匠精神振兴装备制造业

——访贵州兴富祥立健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洪富

□本报记者 李 丽


    经济进入调整期,装备制造业“过冬”的状况让不少身处其中的人感到不小的压力,而总有一些人坚守初心,逆风上扬。贵州兴富祥立健机械有限公司去年实现产值4.2亿元。董事长彭洪富说:“越是在困难时期,越要坚守发展装备制造业的理念,用工匠精神执着于产品开发、技术升级、工艺改进。通过这些点点滴滴的工作,持之以恒的努力,一步步地增强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我们在世界装备行业中的地位。”


工匠之心打磨新兴装备

    1993年,彭洪富离开贵州,去到广东,从水泥工、保安、搬运工、杂工、 物料员、业务员做起,一步步朝着梦想奋进,1996年,创建富祥磨料磨具商行,2006年,成立深圳市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兴富祥重组台湾立健,同年,贵州兴富祥立健机械有限公司成立。

2011年4月,贵州兴富祥机械装备科技园区破土动工,占地214亩,总投资6.2亿人民币,2012年9月投产;组织创建了项目产业互补、产业链完整的专业技术产业园区,逐步形成以铸件、机加、钣金、工装、涂装、整机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2013年负责八项专利技术的研发、技术攻关工作,同时8项高新技术通过了相关机构认证;采取“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产学研基地,培养装备机械技术人才。

    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在黔东南州丹寨县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集原材料一铸造一机加一组装一检测为一体的高端数控机床产业链,周边聚集了近30家配套、协作企业,企业间良好的互动关系使彼此在制造业“寒冬”中“抱团取暖”、共同发展。

    “一个公司的核心是市场、融资、研发。作为一个制造企业就是要提供质量最好的产品。”基于对质量的追求,其公司也获得了包括市场在内的各方认可。2013年4月,被评为贵州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实施单位,2013年10月,贵州兴富祥立健机械有限公司荣获“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2014年1月,兴富祥“CNC-CC42型数控双面车床”被列入2013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2014年3月,荣获2014年机械工业先进集体。

    用了19年的时间实现从一个小商铺到一个集团公司的飞跃,兴富祥集团秉持为振兴民族工业而奋斗的企业理念,发展装备制造业,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并继续坚持“为梦想而战”,打造“中国瑞士”,让“中国制造”成为世界标准的奋斗目标。

    2012年开始特别是2015年下半年以来,全国装备制造业在整体经济进入新常态情况下,也由高速发展转入中高速发展,在某些局部甚至呈现出中低速发展。个别企业出现了生产萎缩等情况,加之流动资金收紧,融资难度增加及成本剧增,发展前景堪忧。

    虽然遭遇不小困难,甚至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当下遇到的困难比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更大、持续时间更长、后果更为严重,但是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装备制造业不能不发展,更不能削弱或取消。“像装备制造业这样的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投资回报周期长的产业,我们如果不能持续投入、持续经营、持续开发,就不可能源源不断地有新产品面市,不可能形成长久的核心竞争力,更不可能打造出一支具有工匠精神、有专业技能的装备产业工人队伍。”彭洪富说。


建设卫星工厂振兴贵州装备业

    彭洪富分析认为,结合贵州交通愈加便利、能源丰富的实际情况,从三线建设为贵州工业打下的不可替代的基础到新常态下贵州发展独具生态资源优势的现实,贵州有条件打造装备制造业,建设卫星工厂,构建小企业大产业的发展格局之路。作为贵州工业支柱的“三大基地”,实际上就是以为数众多的零部件制造企业“供给”卫星、导弹、火箭、核电、机床等整机的模式。这种模式既让贵州工业,特别是航天航空和电子工业在全国占据了一定的位置,也有力地促进了众多中小企业的发展。

    虽然带动许多当地百姓增收,但兴富祥机械装备科技园区产业集中度的提升和产业配套生态的优化仍然存在诸多的困难,有待于通过发展中小微企业为机床主机服务来实现进一步的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彭洪富建议贵州省设立装备制造业专项发展基金,向民营企业倾斜,突破千亿融资的抵押物瓶颈,给予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相同的融资平台;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和专利侵权的打击力度,鼓励技术创新、经营创新和产业模式创新,让知识产权成为“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敲门砖”;利用政策引导和资金杠杆扶持龙头企业,延伸政策效能、形成资金链条效应,通过龙头企业在技术、市场和资金等方面的传递作用,编织产业互通网络,招商引资催生更多的装备卫星企业落地。

    多年的企业经营让彭洪富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他认为,应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企业各方面树立“优秀蓝领工人就是优秀人才”的新观念,培育人人尊重蓝领工人的社会意识氛围。用工匠精神培养产业工人队伍,鼓励一大批有文化、有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的装备产业工人成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相关职能部门可拿出一定的经费实行“装备产业能手”、“装备产业大师”的评选奖励。

    彭洪富建议采取校企合作,在职业学校开设工匠精神及传承的相关课程。学校与企业联合推动,企业委派有经验的资深行业专家授课,学校组织学生到行业企业实习和培训,和工人师傅结对培养。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坚守装备行业传承的工匠精神,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忠于制造业、坚守制造行业的人才支撑。能由相关部门牵头组织,企业、学校、行业协会参与推进。 “兴富祥愿意成为试点,共同探索贵州装备制造业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路子,助力共同小康、攻坚脱贫。”彭洪富表示。

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