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工业4.0”中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发表于:2016-05-20 作者:admin 来源:机床商务网 点击量:5643

目前,欧洲、美国和中国的公司都在大力推广和采用工业4.0技术。在未来510年间,工业4.0将彻底变革产品和生产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营和服务流程。这是517日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最新发布的《工业4.0:未来生产力与制造业发展前景》报告中所透露的信息。

 

“工业4.0”中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中国政府制定的“十三五”规划中,《中国制造2025》战略被列为重中之重。BCG的报告显示,使用工业4.0新技术能将中国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高达25%,由此可额外创造6万亿元的附加值,并影响上百万从业人员的工作。

 

另一份《工业40时代的人机关系:到2025年,技术将如何改变工业劳动力结构?》报告则表示,工业40将对劳动力产生重大影响。未来会出现更多就业机会,但对工人的技能需求却有重大变化。生产企业可利用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培养员工全新的技能并帮助员工保持职场竞争力。

 

BCG看来,虽然完全落实工业4.0技术需要20年的时间,但未来510年内技术的大幅进步会使得输家和赢家间的差距不断拉大。

 

在中国,工业4.0带来的收益主要体现在生产效率提升上。未来510年间,越来越多的本土公司会遵循工业4.0时代的要求发展,这将提升国内制造业的整体生产效率。转换成本(不包括材料成本)的提升幅度为15%-25%。如果将材料成本考虑在内,那么能实现5%-8%的提升幅度。据计算,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成本约85万亿元,这意味着中国工业总体生产效率有4万亿-6万亿元的提升潜力。各行业的改善程度会参差不齐,例如工业元件生产商可能实现最高的生产效率提升幅度(20%-35%),而预计汽车公司的提升幅度为10%-20%。

 

另外,不断崛起的中产阶级拥有强大的消费升级意愿,这也将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全社会对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的需求将日益增加,这反过来会促进各方运用工业40技术来应对生产的复杂性。

 

报告还认为,工业4.0时代将大力改变产业工人完成工作的方式,并将创造全新的就业岗位,同时淘汰一些过时的岗位。虽然各方仍对工业4.0技术,尤其是机器人能在多大程度上取代人工存在争议,但毫无疑问生产企业将越来越多地使用机器人和其他一些先进技术来辅助人工。这就意味着劳动强度大的常规工作岗位会不断减少,而更多的工作岗位需要具备灵活应对、解决问题和提出定制化解决方案的能力。

 

报告提醒,企业要想在日新月异的环境中取得成功,其员工必须以更开放的心态迎接变化,更灵活地适应新职责和工作环境,并持续进行跨学科学习。

 

目前就业体系快速变化,对业内公司、教育系统和政府机构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报告建议:在工业40的大背景下,公司必须保持员工的竞争力、完善其组织模式,并制定招聘和人力资源规划的策略。教育体系应提供更广泛的技能组合培训,并尽快缩小IT技能方面的知识差距。政府机构应通力协调各项举措,以促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报告认为,工业4.0有助于中国企业大力提高生产效率,并以此维持制造业整体的竞争优势。BCG合伙人、运营专项大中华区负责人杜伟先生表示:“中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可充分利用其领先的互联网生态系统来加快对先进技术的运用,并创建完全数字化的产业链。”另外,他还表示:“企业要获得工业4.0技术所需的能力,就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中国企业和政府必须密切合作,对专家和员工的教育培训进行持续性投入,把握工业4.0带来的宝贵机遇。”

 

附加:探索传统制造向中高端迈进新路径

 

当“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相遇,擦出火花的地方在沈阳。我国首个以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合作为主题的战略平台——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以全新姿态站在东北新一轮振兴的风口。

 

中德装备园落户的沈阳市铁西区,又一次站上了东北振兴的领跑线。德国在沈阳投资的宝马、巴斯夫等22家企业集中在此落户。宝马将全球技术最先进的整车工厂、发动机工厂以及本土之外唯一的研发中心设在这里。中国制造2025的代表性企业沈阳机床等也集中于此。在辽宁省、沈阳市相关负责人的眼里,这一轮加速跑的使命不同寻常:探索传统制造向中高端迈进的新路径,构筑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新引擎,借力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助推老工业基地爬坡过坎。

 

沈阳市委常委、铁西区委书记李松林向记者介绍,东北振兴要有大视野,积极吸纳国际高端要素,将德国工业智能化技术引入中国制造,沈阳力争成为东北打造中国制造2025先行区的排头兵。全新的中德装备园没有包袱,可以大胆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比如推广复制自贸区的投资和便利化措施,积极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发起设立产业(股权)投资基金,试点产教融合双元制职业教育。比如园区建设、引资招商淡出政府角色,以PPP模式开辟市场化路径。“政府把该做的做好,不该插手的坚决交给社会。”

 

紧锣密鼓建设中的中德装备园到处传来消息:继投资8亿欧元的宝马发动机厂项目投产之后,德国库卡机器人项目进入内装,西门子智能交通研发中心正在调试……数十个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兴产业及工业服务项目悄然布局。牵动力要看拳头项目。目前,总投资88亿元的华晨宝马三期项目进入安装阶段,10月份将正式投产,届时宝马铁西新工厂将形成整车产能40万辆,单体工厂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宝马已投产、在建及签约的零部件配套项目共37个,另有在谈项目35个。宝马公司的大手笔,引来中外汽车全产业链的响应。

 

汽车产业只是中德装备园的一个样板,在先期启动的10平方公里起步区内,智能制造、先进机械制造和工业服务等100多个项目也将齐头并进。中德装备园管委会副主任李宝军说,园区建设瞄准三个创新——创新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式、创新园区开发建设管理模式、创新对外开放合作模式。“核心技术创新是关键。如果没有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就仍然是德国的代工厂。”园区设立了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支持德国及欧洲企业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以加强中德企业优势互补高效对接。

 

一系列从未有过的创新之举,激活了沈阳传统装备业的内在潜力。沈阳机床推出的智能机床i5系列是中国制造2025的典型代表,今年初就得到上万台大订单,已经展示了智能制造的魅力和潜能。前不久,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宣布并购德国陶特洛夫职业培训学院,引入双元制教育模式,侧重弥补快速推广智能化工厂的人才缺口。

0
回到顶部